长者浏览模式
退出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专版 > 通知公告

临汾市2021年度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分析

日期: 2022-02-14来源: 临汾市发改委

为了准确按时汇总完成我市2021年度农产品成本常规调查工作,近期我们对6个农产品成本调查县2021年度种植业、饲养业共6个调查品种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报表数据进行了集中会审。现将今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分析如下:

一、主要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情况

与2020年相比,2021年我市小麦、玉米亩均产量都呈现增产的良好态势,谷子亩均产量、亩均产值、现金收益、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略有减少,小麦、玉米、谷子亩均总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一)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产值、收益情况

小麦、玉米、谷子的产量、产值、收益情况(详见表一)

表一

2020—2021年主要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情况表

                                单位:公斤/亩、元、元/亩

品 种

年份

主产品

产  量

产  品

产  值

每50公斤售   价

净利润

现金收益

小  麦

2020

432.78

1068.41

118.24

-2.81

498.10

2021

463.32

1204.74

126.08

132.28

617.64

±%

7.06

12.76

6.63

-4814.89

24.00

玉  米

2020

542.11

1252.30

111.49

338.16

814.33

2021

546.92

1409.13

124.97

423.90

997.19

±%

0.89

12.52

12.09

25.36

22.46

谷  子

2020

208.58

1214.40

284.11

137.33

948.35

2021

208.36

1194.96

280.56

70.64

932.08

±%

-0.11

-1.60

-1.25

-48.56

-1.72

我们对洪洞、霍州、襄汾、尧都区、翼城5个县农户种植的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小麦产量、产品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每50公斤售价均有所增加。据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小麦亩均产量为463.32公斤,比上年亩均产量432.78公斤增加了30.54公斤,增幅为7.06%。小麦亩均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一是我市大部分县(市、区)2020年9月中旬以来普降中雨,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好,利于冬小麦适时播种;二是2021年2月底我市多个县(市、区)连降暴雨雪,有效的补充了土壤水份,明显好于上年同期,水热条件适宜,利于冬小麦返青起身和拔节抽穗 ,长势良好,小麦生长后期没有灾害天气的发生;三是2021年入春以来,临汾地区气温较同期偏低,病虫害减少利于小麦的增产;四是我市翼城县、洪洞县部分农调户参加了农业托管服务,标准作业、科学管理为小麦的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今年小麦价格有所上涨,每亩50公斤小麦平均出售价格由去年的118.24元上涨到现在的126.08元,涨幅为6.63%。

我们对洪洞、安泽、翼城3个县农户种植的玉米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相比,今年玉米亩均产量、产值、现金收益、净利润都增加了。据调查,今年玉米每亩产量为546.92公斤,比上年每亩产量542.11公斤增加4.81公斤,增产幅度为0.8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从全市情况来看,直播玉米播种期降水充沛,墒情较好,生长期气候适中,持续降雨,保证了玉米生长所需的充足水分,玉米长势良好,产量增幅较大。二是复播玉米进入七月份以后,多次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大,极大增加了土壤水分,为玉米拔节期、抽穗期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产量增加。三是全市各县区政府迅速组织机关单位人员及社会各界力量抢收,保证了农户玉米颗粒归仓,实现增产增收。每50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由去年同期的111.49元增加到今年的124.97元,增幅12.09%。今年每亩玉米产值由去年的1252.30元增加到今年的1409.13元,增幅12.52%。每亩净利润由去年的338.16元增加到今年的423.90元,增幅为25.36%。现金收益由去年的814.33元增加到今年的997.19元,增幅为22.46%。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贸易商惜售挺价情绪升温,部分报价上调,出售意愿降低,导致价格上涨。二是粮食深加工企业进入复产阶段,加工需求有所回升,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今年玉米价格上涨,进而导致产值增加。

我们通过对安泽谷子种植户的调查了解到今年谷子亩均产量、亩均产值、每50公斤出售价格、现金收益、净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谷子亩均产量208.36公斤,比上年的208.58公斤下降了0.22公斤,降幅0.11%;每50公斤平均售价280.56元,比上年的284.11元下降了3.55元,降幅1.25%;亩均产值1194.96元,比上年的1214.40元下降了19.44元,降幅1.60%。谷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市安泽县谷子在生长后期遭遇连日降雨。亩均净利润70.64元,比上年的137.33元下降了66.69元,降幅48.56%,亩均现金收益为932.08元,比上年的948.35元下降了16.27元,降幅1.72%。

(二)亩均总成本、现金成本支出情况(详见表二)

表二:

 2020—2021年主要粮食作物成本表

单位:元/亩

品    种

年份

总成本

生产成本

现金成本

物质与服务费      用

人工成本

小   麦

2020

1071.22

557.37

363.43

570.31

2021

1072.46

573.82

348.47

587.10

±%

0.12

2.95

-4.12

2.94

玉   米

2020

914.14

427.74

334.90

437.97

2021

985.22

396.96

436.92

411.94

±%

7.78

-7.20

30.46

-5.94

谷   子

2020

1077.07

256.03

654.04

266.05

2021

1124.32

252.36

704.96

262.88

±%

4.39

-1.43

7.79

-1.19

与2020年相比,2021年我们调查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谷子的亩均总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玉米、谷子人工成本增加,小麦现金成本增加。(详见表二),具体分析如下:

1、人工成本上涨是造成玉米生产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

(1)种子费有增有减

随着种子品种的不断创新与质量的不断提高,农民逐渐认识到优良种子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优质种子已被普遍使用,优质种子价格高于普通种子价格。由于农资市场上种子品牌混杂,农民使用的种子产地不同、价格不同,种子用量的多少也导致种子费有增有减。

(2)化肥费有增有减

我市今年小麦每亩农作物支出的化肥费较去年增加。小麦今年的化肥费为166.10元,与2020年的156.09元相比增加了6.41%,玉米、谷子本年的化肥费分别为142.11元、117.22元,与2020年的150.25元、123.34元相比,分别减少了5.42%,4.96%。化肥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部分县农户今年使用的复合肥化肥品牌不一样,价格比去年使用的复合肥略高,二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今年的尿素价格增加了,例如洪洞县去年尿素价格为每公斤1.74元左右,增加到今年的每公斤2左右。导致化肥费略增。化肥费减少的主要原因:我市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提升农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化肥减量增效意识,科学施肥,达到减量增效的效果。

 (3)农家肥费有增有减

小麦、玉米的农家肥费都有增加,由于近年来,农田单一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田地耕层变浅、营养减少,地块贫瘠,农作物生长受挫的情况有所增多,越来越多农户意识到农家肥的好处,我市玉米调查的27户中,洪洞县屯里镇3户农调户今年使用了鸡粪,再加上政府推广秸秆还田项目,导致农家肥费整体增加。农家肥费降低的原因是去年我市部分农调户使用了农家肥,由于农家肥持效时间长,每隔三年施用一次,今年农家肥费就减少了。

(4)租赁作业费有增有减

小麦、谷子租赁作业费都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农户重视农业投入,今年我市机械收费标准较去年增加,导致机械作业费增加。机械作业费增加是导致租赁作业费增加的主要原因。玉米租赁作业费减少是由于连日降雨,机械收割减少。

2、人工成本有增有减

玉米、谷子的人工成本有所增加,小麦的人工成本减少。玉米人工成本增加的原因:一是玉米收获期持续降雨,且降雨量大,导致大部分农田出现内涝和玉米倒伏现象,需要更多的人工收玉米,二是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加,农忙时节用工难现象日益严重,人工成本呈上升态势,农户每亩家庭用工天数由去年的4.25天增加到5.40天,增加了1.15天,增幅26.96%,三是农户今年的劳动日工价为80.20元,与去年的78.80元相比,增加了1.40元,增幅为1.78%,导致了人工成本增加。

3、土地成本略减,与去年基本持平

我市小麦、玉米的土地成本略有减少,谷子与去年基本持平。今年的各种粮食价格波动较大,农户在种植农作物时持观望态度,导致土地成本略减。

二、经济类作物成本收益情况

2021年,我们调查的经济类作物中苹果的亩均产量、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净利润、现金收益、总成本都比上年减少。(详见表三、表四)

表三:

2020—2021年我市经济类作物生产收益情况表

单位:公斤/亩、元、元/亩

品  种

年份

主产品

 产 量

产品

产 值

每50公斤售  价

净利润

现金收益

苹果

2020

1726.00

5345.02

154.84

1169.69

2657.45

2021

1710.83

2952.15

86.28

-1168.82

371.55

±%

-0.88

-44.77

-44.28

-199.93

-86.02

表四:

2020—2021年我市经济类作物成本表

单位:元/亩

品    种

年    份

总成本

生产成本

现金成本

物质与服务费      用

人工成本

苹  果

2020

4175.33

1406.34

2473.94

2687.57

2021

4120.97

1586.95

2267.02

2580.60

±%

-1.30

12.84

-8.36

-3.98

(一)苹果产量减少

我市今年苹果调查户亩均产量1710.83公斤,比上年亩产量1726公斤减少了15.17公斤,减幅为0.88%。每50公斤苹果平均出售价格由去年的154.84元减少到今年的86.28元,减少了68.56元,减幅44.28%。苹果产量减少的原因是:1、2021年我市天气不稳,时热时冷,苹果开花时受初春寒流影响开花少、坐果少。2、我市部分农调户苹果坐果后,遭遇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二)亩均总成本减少

苹果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均有减少。苹果今年的亩均人工成本为2267.02元,比上年的2473.93元相比减少了206.92元,减幅为8.36%。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今年我市襄汾县更换了3户苹果调查户。所以数据比较出现波动。

2、土地成本减少,今年苹果种植户土地成本为267元,与去年的295.05元相比减少了28.05元,减幅9.51%。

3、人工成本大幅减少,由于今年苹果种植户雇工天数9.58天,同比减少23.84%,雇工天数的减少导致了人工成本的减少。

三、饲养业成本收益情况

与2020年相比,2021年我市饲养业生猪养殖收益大幅减少,具体情况如下(详见表五):

表五:2020-2021年生猪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表

单位:公斤、元、元/头

品 种

年份

主产品产量  

产品产值

产  值

生产成本

每50公斤售价

售     价

净利润

生猪(中)

2020

127.07

4104.72

2371.18

1609.08

1732.68

2021

128.80

2479.52

2456.92

956.41

21.62

±%

1.36

-39.59

3.62

-40.56

-98.75

生猪(大)

2020

115.50

3775.35

1580.53

1628.07

2192.81

2021

129.13

2596.92

1810.89

999.39

784.34

±%

11.80

-31.21

14.57

-38.62

-64.23

中规模、大规模生猪的主产品产量、生产成本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1、生猪净利润减少。受消费淡季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肉消费需求近期偏弱,从7月份开始,生猪价格出现低迷下跌。中规模养殖户平均每头猪净利润为21.62元,比上年的1732.68元相比减少,减幅为98.75 %,减幅较大;大规模养殖户平均每头猪净利润为784.34元,与去年的2192.81元相比减少,减幅为64.23%。

2、生猪生产成本增加。今年中规模生猪平均每头生产成本为2456.92元,比上年的2371.18元增加了85.74元,增幅为3.62%,主要是因为饲料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推动饲料成本上涨。中规模生猪平均每头精饲料费为1241.88元,比上年的1060.92元增加180.96元,增幅为17.06%。大规模生猪头均生产成本1810.89元,较上年的1580.53元相比增加了230.36元,增幅为14.57%。主要是由于近期玉米、豆油、麸皮、面粉、碎米、米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生猪精饲料售价上涨;尧都区大规模养殖户的仔猪为自繁自育,仔猪价格按照实际饲养成本核算增加。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扎实稳步开展。但是我市种植业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业生产成本加大,农民种植意愿亟待因势利导。不少农民表示:受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2021年还是选择种植玉米,因为除了玉米,他们实在不清楚该种什么,更不敢预期种植什么能够确保增收。由此看来,改变玉米单一种植结构,首当其冲地应转变农民的经营和种植观念。

(二)新型农民培育不足,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行乏力。目前我市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比重偏低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不少农民反映:虽然种玉米不划算,但由于其播种收获比较集中,田间管理频次不高,省时、省力,属于技术程度低的“懒汉庄稼”,即使迫于价格压力,有心种植其他作物,也因缺乏技术难以成行。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在种植业生产中提出以下建议:

1、坚定抓好粮食生产成本调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做好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宣传落实,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将生产成本调查落实到田间地块,夯实粮食产能基础,稳定提高粮食产能。优化品种结构,继续引导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大力发展优势区食用玉米、饲用玉米、优质中强筋小麦等专用品种的种植和加工,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升级。

2、建议农户及时关注粮食市场信息,从今年的玉米供需两面看,临储玉米投放加快,国内供应有保障,购销玉米要保持理性。中央纪检监察组强调坚决打击粮食恶意炒作、囤积居奇等违规违法行为。

3、培育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济。我市以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技术和装备优势,加强对农机大户、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指导服务和培训宣传,引导其与农业规模种植户、普通农户提早对接,并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翼城模式”“洪洞模式”经验,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4、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农业新科技,特别是针对现在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组织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使农民尽快掌握如何应对特殊自然灾害天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种粮亏损。

5科学施肥灌水,节水节肥。推行精准施肥作业,推广高效新型肥料,推广水肥一体化和节水灌溉技术。调整优化结构,养地补肥。推广玉米与大豆轮作和“粮改饲”,支持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实行秸秆“过腹还田”。

6、加强种植业生产指导。通过农产品成本调查总结农业生产高效技术逐步实现指导生产,在春耕春管、三夏生产、秋收秋种等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安排部署。深入一线服务生产,在生产和管理的重要农事季节,组织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指导服务、宣传政策、解决困难和问题。用担当的精神、良好的作风和过硬的纪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临汾市种植业成本调查监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即2021年一号文件,认真落实促进生猪等畜禽生产平稳发展的建议,结合我市实际具体建议如下:

1、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稳产保供、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探索开展“保险+期货”试点,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2、持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化,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通过对我市中规模生猪养殖户和大规模生猪养殖户的头均总成本、每50公斤净利润的比较发现,大规模生猪养殖户头均总成本低,每50公斤净利润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成本低、收益稳、效益高。同时,标准化养殖还有利于防控动物疫情,保障产品质量。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规模生猪养殖的扶持,规范生猪标准化生产。首先要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技术指导,从场地选择、建设规模、生产设施、卫生防疫、排泄物处理等方面加以规范;其次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对有意扩大规模的养殖户给予优惠小额贷款。

3、做好生猪产能调控。将能繁母猪保有量、规模猪场保有量等指标分解,细化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方案,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落实相应调控措施,确保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在合理区间,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促进养殖场节本增效。

4、抓好疫病防控。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疫病防控技术已经成为了生猪养殖场(户)能否立足的关键,仅依靠传统的兽药、疫苗已经不能抵御重大疫病的传播,是否具备行之有效的防疫制度和技术已成为检验一家生猪养殖场(户)的试金石,对生猪养殖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生猪养殖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的情况已基本改变。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

               

                        临汾市成本调查监审所

2021年1月5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临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80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